普旭爪式泵是一种基于变容原理的旋转式机械真空泵,其核心结构由多级爪型转子串联组成,通过转子与泵腔内壁的间隙配合实现无接触、无摩擦的气体压缩与传输。该泵型凭借其清洁抽空、高真空度及适应复杂工况的特性,在工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。
爪式泵采用两轴对称布局,每级泵腔内配置一对共轭啮合的爪型转子,转子型线由摆线与圆弧复合构成,确保转子间及转子与泵腔内壁保持微米级间隙(通常10-50μm)。这种设计使转子在旋转过程中无需润滑,避免了油污染风险。泵腔通常分为四级,第一级为吸气级,容积较后续三级更大,形成级间压缩梯度。转子由同步齿轮驱动,相位差固定,确保转子对反向旋转时形成动态密封腔。
一、安装前准备
开箱检查:
检查泵体、电机、附件(如减震垫、地脚螺栓、说明书)是否齐全。
检查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(如外壳凹陷、风扇破损)。
核对铭牌参数(电压、功率、频率)是否与现场电源匹配。
环境确认:
空间:确保安装位置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操作、维护和散热。泵周围应留出至少50-100cm的间隙,特别是散热片和排气口方向。
地面:地面必须平整、坚固、水平,能承受泵的重量和运行时的振动。
环境:清洁、干燥、通风良好。避免高温、高湿、多尘、腐蚀性气体或易燃易爆环境。
工具准备:
扳手、水平尺、吊装设备(如泵较重)、真空密封胶带(PTFE tape)、管道切割工具等。
二、泵体定位与固定
吊装就位:
使用合适的吊具(如吊环螺栓)平稳吊起泵体,避免碰撞。
将泵放置在预定位置。
调平:
使用水平尺测量泵体顶部或加工面的水平度。
通过调整泵底座下的可调支脚或加垫片,确保泵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处于水平状态(通常要求水平度≤0.1mm/m)。
重要性:调平可减少振动,保证转子对中,延长轴承寿命。
固定:
在泵底座的安装孔处放置减震垫(橡胶垫或弹簧减震器),以吸收振动。
使用地脚螺栓将泵牢固地固定在水泥基础或钢架上,拧紧螺母。
确保所有固定点受力均匀。
三、进气管路连接
管路要求:
使用洁净、干燥、无毛刺的管道(如不锈钢管、硬质PVC管)。
管径应不小于泵的进气口直径,以减少流动阻力。建议使用短而直的管路。
避免使用过长的软管,因其会增加容积并可能振动。
连接方式:
法兰连接:使用匹配的法兰、真空密封垫片(如丁腈橡胶、氟橡胶)和螺栓紧固。对角线均匀拧紧螺栓。
螺纹连接:在公螺纹上缠绕适量PTFE生料带,然后旋入母螺纹接口,拧紧。
快接接头:按厂家说明安装。
前置配件(推荐):
真空阀:在泵进气口前安装手动或自动真空截止阀,便于维修和防止停机时倒吸。
过滤器/捕集器:如果气体含粉尘、液滴或腐蚀性颗粒,必须安装前置过滤器或冷凝捕集器,保护泵内部。
真空计:安装真空压力表或传感器,用于监测系统真空度。
四、排气管路连接
直接排放:
如果排气无污染,可直接通过泵自带的消音器排入大气。
确保排气口前方无障碍物,保持空气流通。
管道排放:
如果需要将废气引至室外或处理系统,需连接排气管道。
注意:
排气管径不得小于泵的排气口直径。
尽量缩短管道长度,减少弯头(每个90°弯头相当于几米直管的阻力)。
排气管应有轻微向下倾斜(约1-2°),防止冷凝液倒流回泵内。
在管道低点设置排水口。
严禁堵塞排气口!否则会导致泵过压、过热甚至损坏。
五、电气连接
电源检查:
确认电源电压、频率与泵电机铭牌一致。
检查电源线路的容量和接地是否符合要求。
电机接线:
打开电机接线盒。
根据电机铭牌上的接线图(星形Y或三角形Δ),正确连接三相电源线。
务必连接好接地线(黄绿色),确保安全。
密封接线盒盖,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。
控制线路:
如有温度开关、压力开关等信号线,按说明书接入控制系统。
六、润滑油加注(s次启动前)
重要:虽然爪式泵是“干式”泵(泵腔无油),但齿轮箱需要润滑油来润滑同步齿轮和轴承。
步骤:
找到齿轮箱的加油口和油位视窗。
加入厂家指定型号和数量的润滑油(通常是专用齿轮油)。
加油至油位视窗的中线位置。切勿过多或过少。
拧紧加油口螺塞。
七、启动前检查
手动盘车:尝试用手转动电机风扇(或联轴器),应能轻松、平滑地旋转一周以上,无卡滞或异响。
确认所有连接紧固。
确认进、排气管路畅通无阻。
确认电源已接通,控制电路正常。
八、s次启动与试运行
点动测试:
瞬间启动电机(点动),观察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。
正确的转向通常在泵体或电机上有箭头标识。若反转,立即断电,调换电源任意两相。
正式运行:
关闭进气口阀门(或用盲板封住进气口),使泵在空载状态下运行。
启动泵,连续运行15-30分钟。
监控:
运行声音是否平稳,有无异常噪音。
振动是否在正常范围。
电机和泵头温度是否正常上升(不应烫手)。
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泄漏。
加载运行:
试运行正常后,缓慢打开进气口阀门,让泵开始抽真空系统。
监测真空度上升情况和运行状态。